洞藏酒在人们看来就是好酒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洞藏酒对洞的是有要求的,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洞都是能藏烤酒设备蒸馏的原浆酒的,接下来跟各位酿友分析分析。
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不是其他一个不同的溶洞地窖能相比拟的。没有这样严苛的条件,洞藏只会让白酒变得更糟。
参观过酒厂的人都会发现,白酒的基酒都保存在一楼甚至二楼的大陶缸里,通风透气而且略有采光,这是对酒很好的保存方式。
老酒之所以有价值,是因为长时间的存放使酒中有害物质譬如甲醇、甲醛等通过挥发和化学变化消耗殆尽,在这期间有一个继续发酵和化学变化过程,酒的度数会略微降低,口感会变淡,但是酱香味却更足。若是要持续这个过程需要满足几个条件:
1 容器需要结构致密的陶罐或瓷罐之类的材质。
这些材质致密不漏但是有略带微孔。紫砂之类的孔就略大,容易漏酒;若用玻璃,小分子的有害物质又出不来了。
2、需要适当的温度,以维持酒中微生物。
冬天醉好的冰点以上,夏天千万不能暴晒。3-23度为宜。
3、干燥。湿漉漉的环境不但会遮挡陶坛上的微孔,甚至会让水反渗入坛。时间久了酒就会废掉。
4、避光。紫外线会杀酒中的成分,令其不能继续发酵。保存白酒只要保持在低温、干燥、避光的环境中,以及酒的密封性足以。
洞是恒温恒湿,而年代久远的洞更是有着不多得的微生物群,在这个状态下,酒的陈酿老熟的过程是缓慢、均匀完成的。一些杂质和有害物质就被释放、挥发出去。酒密封保存在山洞,时间一长,就形成一个自然封闭的微生物环境,这个微生物的环境又反作用给酒体,使酒在自然静态的环境中自然升华。
白酒山洞贮藏,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,使得白酒在一种恒温、恒湿、无光照的环境中自然老熟。不受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的影响,使白酒的老熟进程变快。
洞内温度、湿度相对恒定,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比较小,在这样的条件下,经过长期、复杂、缓慢的物理化学反应,酒的辛辣味及气味逐渐消失、减轻,使酒体变得柔顺、醇和,香味协调,出现陈酒的独特风味,起到除去新酒味的老熟作用。而原酒中有益的香味物质又能较好地保存,并且乙醇损耗少。酒中醇、酸、酯、醛等微量成分之间的缔合,进行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能够自然平缓进行,原酒经过长时间贮存后,酒体更加细腻、温润、醇厚。
上一条:没有了
下一条:散白酒的鉴定好坏的方法 |
返回列表 |
友情链接: